2021年7月22-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2021年中国汽车创新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创新大会以“创新引领未来,科技改变生态”为主题,围绕汽车技术协同创新、创新生态打造、“卡脖子”技术与前沿关键技术研讨、投融资服务与技术转移、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运营等热点议题展开研讨,共话汽车未来。大会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国际运营(上海)平台副总经理 田玮发表了题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与证券化”的主旨演讲。
国家知识产权国际运营(上海)平台副总经理 田玮
以下为演讲实录:
特别感谢主办方,今天是周六,我从自己的角度来讲,周六大家来听会特别感谢大家。我为什么感谢主办方?我和柴总也聊了一下,看这部分论坛安排的节奏,安排有一些逻辑和说法在里面,我和柴总是同行中的同行,我是批复另外一个国家运营平台,所以接着刚才柴总的话题去讲,柴总已经把知识产权运营过程当中整个体系或者相关的政策都已经跟大家说了,我跟大家说说别的东西。
我们既然立足于国际,经常有人会问我,田总你们到底在干什么?美国被禁止,现在实体清单这么多,你们到底能干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提出内循环?为什么会提出外循环?到底技术人或者知识产权人在干什么?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前两天讲长臂管辖和内循环外循环,内循环或者外循环从知识产权角度人来讲我们在做服务支撑,我们在帮助所有的技术人怎么能控制风险,怎么能保证技术产业链的完整性安全性,这是我们知识产权人该做的事情,具体细化的动作在做什么?国际上怎么保证国家禁止出口部分,涉及到其他的风险问题,因为很大的问题是知识产权侵权的问题,如果说技术引进涉及到的东西会更多,比如技术引进或者并购重组的过程当中涉及到技术许可的问题,美国已经颁布了法令禁止中国做技术许可。中国汽车大家怎么得到技术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国家也在做我们做的事情。
国家“十四五”,中国十九大四中全会会议资料回答问题解析小本子,里面提到一个问题,有关解决共性技术平台的问题,提出一个解决手段,我们要从国家层级去建专利池,要建专利联盟,我们要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尽可能低的成本,人员制度成本把这个事情做到最好。“十四五”中对知识产权有几个特别导向性的性质和大家分享,一是高价值知识培育、二是维权,国家面临维权被国外诟病,如果专利权本身就是私权,如果私权中国保护好有利于创新。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关于产学研结合的过程。国家导向型的东西已经出来。四是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导向性质?从制度化、成本化、系统化解决问题。
宁德时代诉中航锂电,7月21日宁德时代对外公开说法院已经受理了他的起诉书,诉中航锂电全系列产品的侵权,第一件事打媒体战,宁德时代发宁德时代的媒体,中航锂电迅速做的回应,也是媒体战第一步。回应的要点是我们已经做了全面的风险调查,我们不存在侵权的行为。为什么这么做?6月1日新的专利法实施,里面有恶意侵权1-5倍赔偿,如果中航锂电已经对外公开说我已经做了全系列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肯定证明我不是恶意侵权,这个罚责肯定要往下降的,打媒体战涉及到中间的原因很多。第二步宁德时代诉中航锂电有一个想法在里面,目标是为了占领市场,颁发对中航锂电禁令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到这个问题?宏光MINI用的就是中航锂电的电池,在市场占有率上中航锂电已经占到不错的地位。有两个需要大家留意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次宁德时代诉中航锂电5000多项专利,中间有发明专利,而且还有大量的实用新型,大家想说使用新型不值钱,这是运营角度的问题。中微做半导体生产设备,他们跟国外诉最核心的设备涉及到专利侵权就是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个事,里面有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宁德时代是民企,中航锂电是国企,现在等于是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民企开始诉国企,为了市场占有率,为了市场未来发展做这个事,也就表明之前所有的制度一直在运行下去,我今天为什么会说这么多?跟大家聊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做运营?运营在做什么?或者包括运营到底能不能能够赚钱?这是我们知识产权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发展阶段,我们经常说这是一个系统建设的问题,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政策的角度、人的角度、执行者的角度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完整,这个事也就能做成了。
书归正传,今天我讲的是知识产权和金融结合的问题,知识产权金融这个词产生的时间很早,知识产权金融到底做什么的?就是做知识产权抵押贷,现在知识产权到底是做什么?从抵押贷上升到做资本市场,解决技术持有人在不同发展阶段,融到或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不同的资金支持阶段。所以有关知识产权金融,从国际整个运营的角度讲,首先有一个产业方的支持,比如现在做生物医药类,半导体类,航空航天类必须要有相应重点产业的支持,因为有了产业知识才会有需求端和供给端。
第二个是面向国际运营,国际运营过程当中,技术在国际上的流转已经成为非常完善的过程,最后知识产权金融还会面向知识产权创新的事情。知识产权创新过程当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中间定价的问题,今天有关知识产权运营的三个步骤。
为什么我今天会讲价值评估?最后会讲到证券化,表面上看非常割裂的两个命题,这个命题实际上和知识产权运营过程当中很相关,知识产权运营过程当中有三个进程在里面货币化进程、资本化进程,证券化进程。货币化进程是资产怎么用合理的价格估出来,我得知道这个东西值多少钱,值不值得我运作下去,手里可能有大量的专利,普通一般发明的专利交易额就10万、20万,涉及到高价值专利就不一样了,怎么样从中找到值钱的专利这就是货币化的进程。资本化是一旦定价可以和资本结合,定价之后可以知识产权专利出资入股,相当于从自己的财产权变成股权的过程。最后是终极目标证券化过程,整个知识产权评估是中间基础的部分,证券化是金融手段中最终极的部分。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只准备了一页PPT,中间是三种评估方面: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我今天讲应用方向的问题,经常大家会听到知识产权专利,专利的授权条件是三性,没有一个授权的发明专利完全一样的,大家心里是知道这个问题的,很多人会说普通意义上的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是不是能够适合在专利上面?说你做专利价值评估,比如大数据的方法,国家平台方法都是有的,除了这个之外还会有期权定价法,这种定价法利用可能获利,可能不获利的发展阶段,在什么情况下值多少钱,中国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这种定价方式在国有资产评估过程当中都是不适用的,因为今天是在这边,长春一汽也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法定评估过程当中,这三种方法要根据事件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定,如果专利处在研发阶段还没有产品出来,这时评估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成本法,利用成本法做这方面的界定,界定出这个专利值多少钱,这是一个方法。
如果这个专利已经有产品面世,而且在工厂当中已经被使用,这时用收益法,因为它有过去3年的收益情况,未来几年的收益情况可以根据前几年的定位重新估算。
市场法如果在活跃交易市场上是最活跃的方法,市场法就是利用可比的数据去证明这个专利值多少钱,比如评估过程当中涉及到房地产,大家对于一个房子值多少钱大概心里是有数的,比如位于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地段,周围是不是有好的社区学区,直接制约了这个房子值多少钱,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些指标,只是说专利的指标在现有不太活跃的交易市场之下,可能不太好找。我给大家提几个会非常影响专利价值指标的因素,第一个指标是专利的剩余保护体系和技术期限,这两个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专利剩余保护期限可能18年、19年都有可能,但是技术期限只有4年甚至超过20年,不同的行业类型不一样,医药行业大多数是超过20年的,因为原研药和高仿药差异还是很大的。
但是比如计算机硬件,原来技术时长只有4年左右的时间,虽然你的专利剩下10几年的保护期限,但是4年基本上就不值钱了,估值说的差不多了,说今天核心的问题,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问题。
证券化这个事怎么说呢?最开始让我们公司做这个事的时候我蛮抵触的,证券化本身是标准化的产品和成熟的产品,因为ABS发行的过程当中针对的是标准要素市场,比如做最多的汽车贷款,汽车贷款实际上因为债权产生的实际现金流,它实际上是标准化的ABS产品,完全可以发证券化产品。但是知识产权在这种情况下,本身是非标产品,怎么样成为一种可以长久市场化运行的情况?这是我很抵触的事。从2016年开始,国务院在“十三五”计划当中已经提出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这个事,我跟相应的人士也交流过,大家说中国政府现在为了让中小企业能够从多层次资本市场获得更高的融资,支持中小企业,所以我们要去探索和做具有中国特色的探索。所以在政策背景上,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国家倡导的情况,国家的动态是从2018年爱奇艺涉及到版权专项支持计划,现在统计到2020年9月份,今年基本上还在发,发了大概20几单,实际上进程过程当中,第一单不是2018年,大概二零一零年初已经做过发行工作,涉及到版权资产。整个进程下来,各地方政府都在做这件事情。这跟传统的融资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是大家要问的问题,为什么国家要支持这个事。
传统的知识产权融资,第一个就是知识产权抵押贷,2006年北京中关村就开始做这个事,做到现在规模非常大,“十三五”1800亿早就完成了,“十四五”又定了一个金额也完成了,知识产权抵押贷是不是企业融资的唯一手段?不是,它还有知识产权引资的问题,利用知识产权融资需求。知识产权在经济的过程当中,特别很多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我原来做过国际电动汽车引进的事情,国外先进技术、持有商们,除了研发人员,手里面对外显示的只有专利,知识产权可能是作为他们能够作为中国的敲门砖,在传统的情况下,知识产权引资是中间核心的。
知识产权融资租赁是金融的常规手段,把它以比较高的价格租出去,以一定的价格回来,没有什么可介绍的,传统模式下都是融资难融资贵,基本上知识产权都会涉及到自由性的问题,比如抵押贷,知识产权会给到银行,一旦逾期这个知识产权就不是你的了。
知识产权人有什么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一个可以保证产权自主性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知识产权做许可获益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我们出去的东西是未来的获益而不是专利权本身,专利权本身是自己持有的,所以对于知识产权人来说,这个是比较注重的问题。还有获得低成本资金的问题,知识产权证券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现在融资成本能够降到4%左右,现在最低的3%多一点,基本上比现有的融资成本下降很多。还有一个,所有的债权融资额比较小,知识产权融资金额非常大,这个是解决企业大笔融资最有效的手段。对于知识产权证券化中,有一个资产服务机构,这个事情不能够完全以市场化去解决,中间有一个特别核心的原因是底层资产的构建当中,有没有知识产权人的参与,传统金融人参与发现知识产权的东西看不懂,他们也不知道知识产权是什么,所以知识产权构建当中需要一个知识产权机构,这是比较特殊的地方。
还有一个是资产评估,中间涉及到融资额的问题,所以资产评估机构会介入,传统资产评估机构不太懂知识产权,做这个有一些困难,所以这是整个过程和传统有差异的地方,剩下都是非常标准化的。要素和流程,原始权益人、管理人、托管人、资产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非常的传统。发起人里,现在发展这个阶段之中谁在做这个事,因为我是平台我非常在乎这个问题,实际上今年发了一个证券化产品,现在知识产权运营的新模式,把资产持有人,尤其是本来的企业转为了平台式的机构。所以知识产权证券化整个过程中看知识产权在中间扮演的角色问题,这是传统的东西,剩下的是外部担保机构、证券交易所、主承销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这是比较传统的,唯一不同的是外部担保机构,一般都是国有资本在背后支持。
知识产权证券化构架,知识产权是属于资金产生的方式,通过产生的收益将交易、金额、证券与其他的资产一致,所以也引入了SPV的结构。发起人将资产放到SPV里做了一些风险的隔离和设定,通过各种各样的增信手段,通过资产的构建方式,再放到市场上卖掉。中间的过程当中,为了保证整个过程的安全性,所以加入了过程中关键的人物。中间核心的发起人,特殊的SPV结构和投资者,基本上有这三个,资产证券化过程就能顺利的进行。
知识产权证券化流程也是标准化的流程,先是原始权益人,必须要挑出相应的知识产权,其实就是做底层资产的构建,这个构建在现有的情况下差异比较大。第二步是中介机构对现有的机构进行包装,使资产达到一定的级别。中国通过知识产权产生未来持续现金流资产的类型不多,商标类的有,商标类比较多的是品牌连锁店,这是非常好的商标取得模式,但是专利类除了特别大的,现在国内还是少一些。所以这一块要通过各种各样金融的包装手段,让它达到最终的发起要求。让投资者发行产品,最后一步将技术资产支付给发起人,本身技术自身发行目标是获得对外融资,要把这个钱给到融资方。
整个流程下来,提交过的产品和资料设立相应的机构,提交相应的资料申请得到反馈,基本上交易日就可以挂了,这个过程也是标准化的,不用和大家说的很细,所以按这个标准化,只是中间涉及到的资产构建,由传统标准化的技术资产变为非标的区别。上市过程当中的典型案例,一直跟大家在说,中间到底有一些什么东西是不一样的?基础资产这一块,中国现在基本上已经把能够涉及到的基础资产大多数都已经涉及到了,比如利用版权使用费,形成应收帐款,这是爱奇艺发行的,当时在上交所发行。第二种是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形成的应收债权,这是比较多的模式,剩下就是许可和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因为也是非常标准的模式,知识产权贷款是以中间为主,中间涉及到多少小企业,把应收的债权放给SPA结构,也能做这样的情况。里面的类型非常的完整,从版权到专利到商标,发起人员是人,基本上全是有国资背景的人做支撑,但是涉及到的金额比较大,发行利率3.3个点,5个点是算比较高的,这种模式已经算是比较完整的模式。
讲到现在把今天的主题讲完了,多谢大家。